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中心)负责学校整体物理空间规划和基本建设。2018年下半年,中心开始全面参与创新港一期建设,组建突击团队,冲锋一线,承担创新港科教板块一期建设工程质量进度监督,负责解决水、电、暖、道路绿化等问题,监督各项工程进度。突击团队代表基建中心,忘我投入,辛苦工作,为创新港顺利验收和投入使用,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。
攻坚团队年龄结构老中青,专业配给工民建、水、电、暖,成员有耕耘基建建设二、三十年的老将王伟、何强,有从设计院加入交大基建团队的张晓玉、张孟尧、戴煜,有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王超、史岩,他们与中心副主任牛宏斌共同奔波在创新港一线建设场地上。
王伟年龄虽大,但年轻人要想跟上他的步伐,可要一路小跑。加入攻坚团队的不到一年时间,王老师已经穿坏了三双球鞋。他从事基建工作几十年,经验丰富,深知一个小问题可能引发的大麻烦,总是能主动预判、发现问题,及时提出合理建议,消弭隐患,成了团队里的精神支柱。“王老师,您看看,这样调整修改是不是就好了?”这是大家最爱问他的一句话,总希望得到定心丸。
夜幕降临,创新港微信工作群突然发布一条紧急信息,“突发情况!由于市政给水压力突降,导致5号楼8层以上无水供应!”张晓玉迅速根根据群里消息,果断布置应对策略,“立刻手动控制水泵运转,开启备用水泵并联使用,沿线各个监测点即刻报告各自水压情况!”她的脑海已清晰浮现出整个港区水系统运转的脉络图,这些资料已无需任何纸质文档,早已被她熟记于心。紧张的半个小时后,供水问题原因终于被找出,港区的水压恢复正常,微信工作群重归平静。
创新港作为智慧学镇示范的高地,整个港区均采用无干扰深层地源热泵清洁能源,走在能源示范建设的全国前列。戴煜作为暖通专业的年轻人,自觉非常有幸能参与这个创新项目。从初期调研、选址规划、直至工程建设,这名年轻人积极学习,积累经验,撰写研究材料报告累计20万字。
中心电气专业出身的只有张孟尧。学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,必须做到事无巨细、万无一失。自从参与创新港建设以来,他搜集整理了港区庞大的电力敷设概况、供配电系统结构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结构等多个电气系统资料,先后多次发现、纠正供配电系统在设计、施工和运行上存在的瑕疵和质量问题,为港区电力系统正常投入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史岩因为进驻创新港比较早,各方情况比较熟悉,在突击队里发挥着综合协调、督查督办的积极作用,成为突击队的大管家。外表瘦弱的她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子工作韧劲,工程质量整改不达标可过不了她这关。
刚攻下西迁纪念馆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工程,王超就担负起督促创新港一期配套中、小、幼、医工程进度的任务,实现了工作角色的无缝转接,迅速摸清建设计划、进度,制定督促计划表。
由于原有建设任务加身,工程部主管何强在创新港搬迁之际,方能挤出时间投入一期科教板块移交工作。他加班加点迅速熟悉一期科教板块各类图纸和管线电网,现场摸排,短短时间里,将一期科教板块现场踏勘完毕,走遍每栋单体和场地,迅速无缝衔接式地融入团队工作。
整个港区的主体建设、场地建设以及水、电、暖、道路、绿化整合出了一个巨大的、繁复的网络,基建攻坚团队每日辛劳耕耘在这复杂的网中,用脚步丈量着创新港每一寸土地,用专业标尺坚守创新港的建设质量。
攻坚团队的努力工作正是全体基建人常年辛苦工作的缩影,基建中心正是秉承着西迁精神,以实际行动迎接创新港一期入驻的到来。
与此同时,根据学校党委的最新精神,基建中心即将担负起创新港二期建设的任务!这个具有挑战意义的建设任务让全体基建人充满斗志和憧憬!大家将以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,正式迎接“创新港二期建设”任务的到来!
创新港,我们来了!